趙振宇《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18日02版)
  最近一段時間,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正在一些高校緊張進行著。“教學評估”的目的,就是要使我國高校“辦出水平、辦出特色,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要真正將這項工作做好,還需要對當下中國大學存在的問題作一點梳理。
  大學是乾什麼的,它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老師是乾什麼的,教書育人是他們責無旁貸的使命。但是,一個十分嚴峻的事實也擺在我們面前,“除了上課,老師們為上課做了些什麼?”只要我們走進大學稍作調查就可以發現,老師們除了上課,真正為了上課和教學的時間其實很少。
  他們更多地在忙做課題。從中央到地方,各種各樣的縱向、橫向課題伴隨著豐厚的經費和過硬的考核指標,引誘著、逼迫著老師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們更多地在忙著寫論文和著作。這些都是老師們晉升、評職稱不可少的內容。於是乎,各種各樣的核心、權威目錄應運而生,雜誌社抬高版面費用,出版社變著花樣拉攏作者,而老師們也為著“著作等身”辛勤耕耘;他們更多地在忙著參加各種學術會議、頒獎會、座談會、咨詢會。
  不能說上述活動不重要,問題在於老師們都去乾課堂以外的事情了,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上課和上好課。我曾以訪問學者的身份造訪過香港的大學,每當做完當天的功課離開大樓準備回家時,總能看到學院老師的辦公室里還亮著燈,一打聽才知道他們在為上課做準備。香港大學的老師們很少有那麼多與上課無關的社會活動。
  為了上好課,老師們首先需要加強本課程的知識學習。知識的更新如此迅速,獲得知識的途徑如此廣泛,還有多少知識是學生們不懂,需要在課堂上由老師傳授的?而要讓學生們能安靜用心地坐在課堂上學習,我們的老師難道不該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麽?
  為了上好課,認真備課是少不了的。瞭解學生的情況,聽取他們的反饋,加上同行們的聽課、切磋、交流都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還要批改學生們的作業,幫助他們參加合適的學術研究和社會實踐,這一切都是需要老師們花費時間和精力的。
  時下正在進行“教學評估”活動,或許會提高老師們對課堂教學的重視,但要真正讓老師把心思花在教學上,短時間的教學評估並不能湊效,還須從考評體制上進行反思和改革。比如說,考核老師能否以課堂教學和人才培養為主,能否制定和完善有利於教學的考核、晉升制度,讓獎勵優秀教學者常態化,進而改變當前重科研輕教學的辦學模式。  (原標題:老師們為上好課做了些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74lrnrv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