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瓊 成都
  感謝隨身碟央視帶來今年高考季的重磅獨家新聞:組織替考者“張老師”自稱,花錢可買通監考的各個環節,打點一個考場起步7萬元;找替考的都是縣裡“有錢人、當官的”;指紋驗證出現破綻,監考老師也沒有阻攔……
  有視頻有真相的河南高考替考案震外接式硬碟驚全國,當地誓言徹查,問責的板子似乎高高舉起,卻最終輕輕落下。
  7月30日,教育部在官網通報了河南開封杞縣、通許縣高考替考舞弊案件處理結果。58名教師和職工受到開除公職、降低崗位等級或記過處分,10名有公職記憶體職務的替考學生家長受到撤職或降級處分。
  儘管公眾的關註與憤怒已經不比一個月之前,但細心的人們還是竹北買房從中讀出了不祥與不公的氣味。
  不祥之氣是,有份參與替考案的居然全是教職工與公職人員。它告訴我們兩件事實:一是教師淪落的“無底線”,敢於採用替考這樣的手段舞弊,不僅嘲諷高考制度、踐踏教育公平,也徹底背叛了自己的職業;二是權力合謀的“圈子化”。替考當然是高考捷SD記憶卡徑,但有機會、有權利走捷徑的只有公職人員與領導幹部。出於安全保密的需要,連替考也是“特供”的。
  但最壞的事還不是壞事本身,而是壞事不被反省與糾正。河南的“板子”完全讓人覺不出痛感,反而是“罰酒一杯”似的無奈。除了充當牽線人的5名教師和職工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其餘人等僅是黨紀政紀處分。比如,那位出現在央視節目中、考後曾向家長及“槍手”安慰打氣說“指紋驗證不通過也沒事”的女性“神秘人物”,經媒體披露系杞縣教體局一名負責人。對照處理結果,這位牽線人的“上線”,穩穩地隱身於名單中,至多受到“撤職”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在高考制度分外嚴密的當今,有組織、成規模替考,難度可想而知,反正在我等良民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介平民想做這門“刀尖上”的生意,無論如何也得過考場監考這一關。河南方面既然經查實“與個別考務工作人員串通進行替考作弊”,卻只是“對沒有盡到職責造成完成替考的45名監考老師給予記過處分”,難以自圓其說,遠未解答公眾懸疑。
  中國式“替考”似乎有恃無恐地游走在法律的空白地帶。針對此類“國考”的考試舞弊,美國有危害國家安全罪、中國香港地區有虛假文書犯罪、中國臺灣地區有妨害考試罪,我國大陸刑法尚無專門罪名規制,但法律界認為,即使在現存法律框架內,對利用職權進行高考舞弊,仍有徇私舞弊罪、瀆職罪、玩忽職守罪、受賄罪等可適用。
  河南高考替考案,呈現出高難度、團隊化、官僚化特征,其社會影響之壞,甚於此前的種種高科技手段高考弊案。“板子”只打在中介也就是“組織替考者”身上,等於是只打蒼蠅、不打老虎,難以打消公眾疑懼。  (原標題:河南高考替考案輕打板子痛在公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74lrnrv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