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接近人社部的人士透露,養老金“並軌”重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12月20《國家財經周刊》)
  養老金“並軌”話題,已被各種“內部”消息炒得變了味,先有延遲繳納養老金年限傳聞,後有公務員先延遲退休傳言,現又有“並軌”就得給公務員加薪新說,嚴肅的議題被傳聞娛樂化,雖令人糾結,但“非降待遇”後能否“並軌”,卻需要推敲。
  養老金“雙軌制”屢被民眾詬病,被指為當今社會“最大不公”,根源就在於兩條不對稱養老體制長期的並行,統計顯示,雖然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連年增漲,不過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仍在加大,兩者之間的差距少則幾倍,多則可達幾十倍。公共福利面前,相同的貢獻,最終收穫的卻是天壤之別的養老結果,讓自掏腰包繳養老金者,情以何堪。
  可見,養老金“並軌”已箭在弦上,不過要讓廢除退休制、統一養老保險制落地運行,首先就得看清“並軌”底線,養老金來源渠道顯然是核心問題,養老金來源不同,那麼公平二字也就會一分為二。因此,以不降低公務員退休金為前提的養老“並軌”改革,顯然是種政策的變通,不僅缺失公平正義,也背離了養老改革宗旨,是“變軌”而不是“並軌”。誠然,如社部官員所稱,既然養老金“並軌”重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那麼僅對吃財政飯者加薪補損的養老“並軌”,明顯有失公允,是舊瓶裝新酒。
  養老體制,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範疇的社會保障體系,涉及每個人與每個家庭的切身利益,沒有公正制度保障,沒有公平機制兜底,沒有既得利益者自斷其臂的勇氣,只會是場外科手術,不但會導致群體之間的待遇差距,而且會製造影響社會穩定的新矛盾。因此,在養老制度改革設計上,公平、公正和統一理應是核心要素,維護社會穩定則是主線,那麼既得利益者也就不應權力自肥,去拉大群體差距,激化社會矛盾。
  不過,這裡最具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為何養老金“並軌”改革,只致力於錦上添花,而不去雪中送炭?現行“碎片化”的退休制度,使養老不公不僅體現在企事業機關單位之間,而且還存在於城市居民與鄉村農民之間,這些雖被納入社會養老保險卻仍處於公平邊緣的群體,才是亟待彌補養老虧欠的主力軍。事實上,財政供養人員以及壟斷國企職工,明顯處於現行養老體制的高端,如果再在養老金“並軌”改革中,讓其獨享或做大養老蛋糕,則養老體制改革前景堪憂。
  公務員不降待遇的養老金“並軌”改革,顯然走岔了道,只會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只會偏離養老公平軌道,看起來很美的花瓶式養老“並軌”也就不靠譜.公平合理地解決養老金“雙軌制”,無疑是一道改革大考題,即在考驗改革的決心,也在考驗改革的睿智。
  文/趙茂盛  (原標題:養老金“並軌”不能只錦上添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74lrnrv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